(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/專訪 2010/6/25)
國共兩黨已完成ECFA談判,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日明確指出,從台灣整體、台灣未來、甚至從台灣的產業、台北市的就業結構考慮,他堅決反對此時此刻和中國簽署ECFA。他說,現在政府不聽人民的聲音,用嘴巴講沒用,只有用行動!所以,六二六遊行,他呼籲大家用腳走出來,用遊行反一中市場,要人民公投!
蘇貞昌表示,ECFA是牽涉台灣未來的重大政策,牽涉一整代人,甚至下一代的前途。為最大多數人謀福利,是從政者的義務與責任,只有少數人得利,大多數人受害的政策,不可能維持,社會不會穩定;對台灣不好的,對台北市也不會好,台北市不可能自外於台灣,台北市民也不會只顧自己,國民黨不要小看了台北市民。
籲全民響應六二六遊行 表達心聲
他認為,過去台灣經濟可以成功,是因為對外,台灣和全世界做生意,台商一個皮箱,全球走透透,不依靠單一市場;對內,是讓全民都有錢賺,都有機會,而不是只有少數人、大財團賺錢。現在,國民黨堅持要和中國簽ECFA,完全破壞了過去台灣經濟成功的經驗,對外,變成只有和中國做生意,只重視中國市場;對內,只重視大財團、大企業的利益,卻忽視傳統及弱勢產業、農工及一般受薪階層的生存。
蘇質疑,國民黨宣稱,只要和中國簽ECFA,台灣的GDP可以成長多少,但「GDP幾趴,都不是人民的趴」,財團賺錢、GDP成長,人民的生活卻越來越艱苦。政治不是數字,經濟也不是數字,關廠、失業的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,都是一個家庭,不是用經濟成長率的數字可以忽視掉的聲音。
他因此主張,第一,台灣不需要和中國簽訂架構式的協議,要談架構,已有WTO,台灣和中國都是會員國,不必再有一個架構協議;如果考量個別產業的競爭力,可以就個別產業的迫切性,一個產業、一個產業和中國談,而不是一下子就急著簽一個大的架構協議,把台灣綁死,甚至不只現在綁死,而且是一簽就造成不可逆性,再也回不了頭。
第二,兩岸經貿有很多問題,累積多年,一直無法解決,也都比談關稅減免重要,包括:如何要求中國不再使用「非關稅障礙」手段,增加台商成本,保護中國企業,譬如,中國政府的電腦採購限制嚴格,最後都是中國的聯想公司整碗捧走,台灣的企業如宏碁等,根本分不到一杯羹。
他也指出,現在有眾多台商在中國投資、做生意,但有多少人受害沒人知道、沒人救、沒人幫。現在最急迫要簽的就是「台商投資保障協定」,讓台商有制度性的保障,甚至還有很多流落在中國的台商(台流)要怎麼處理?這些問題都遠比急著簽ECFA更迫切。
他並批評,明明兩國簽經濟協議,一定是有來有往,有得有失,但政府從來只談ECFA的好處,談有哪些產業可以享受關稅減免,卻不談中國的商品、人員、資金也同樣會進來台灣市場,包括勞工、專家、商務人員等等,甚至連中國的黑心商品、黑心食品,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現在是靠走私,協議一簽,統統更容易進來,到時抓不勝抓,更難取締。
蘇強調,香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和中國簽CEPA後,不但工資被拉下去,工廠全搬去中國,中國熱錢湧進,只炒房炒樓,房價越來越高,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房子,現在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。
北市逾八成屬服務業 衝擊面最大
蘇提醒,很多人都認為ECFA只對中南部有影響,對北部沒影響,事實上,今天是中南部,明天就是台北市。因為,台灣早已進入服務業時代,服務業產值高達六成九,台北市就業人口更有逾八成屬於服務業,在十年的開放時程下,服務業才是最值得被關切的產業領域,台北市也會是受到衝擊最大的地方,一時看不到,但早晚都必須面對。
他強調,馬總統一句「我任期之內不會開放」講得簡單,但他還有多少任期?簽都簽了,未來一定要開放,國家元首可以這樣不負責任嗎?不接受國會監督,不讓人民參與,政府一再違規,如果是足球比賽,早就拿了兩張黃牌,被判紅牌出場了!
他認為,過去台灣經濟可以成功,是因為對外,台灣和全世界做生意,台商一個皮箱,全球走透透,不依靠單一市場;對內,是讓全民都有錢賺,都有機會,而不是只有少數人、大財團賺錢。現在,國民黨堅持要和中國簽ECFA,完全破壞了過去台灣經濟成功的經驗,對外,變成只有和中國做生意,只重視中國市場;對內,只重視大財團、大企業的利益,卻忽視傳統及弱勢產業、農工及一般受薪階層的生存。
蘇質疑,國民黨宣稱,只要和中國簽ECFA,台灣的GDP可以成長多少,但「GDP幾趴,都不是人民的趴」,財團賺錢、GDP成長,人民的生活卻越來越艱苦。政治不是數字,經濟也不是數字,關廠、失業的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,都是一個家庭,不是用經濟成長率的數字可以忽視掉的聲音。
他因此主張,第一,台灣不需要和中國簽訂架構式的協議,要談架構,已有WTO,台灣和中國都是會員國,不必再有一個架構協議;如果考量個別產業的競爭力,可以就個別產業的迫切性,一個產業、一個產業和中國談,而不是一下子就急著簽一個大的架構協議,把台灣綁死,甚至不只現在綁死,而且是一簽就造成不可逆性,再也回不了頭。
第二,兩岸經貿有很多問題,累積多年,一直無法解決,也都比談關稅減免重要,包括:如何要求中國不再使用「非關稅障礙」手段,增加台商成本,保護中國企業,譬如,中國政府的電腦採購限制嚴格,最後都是中國的聯想公司整碗捧走,台灣的企業如宏碁等,根本分不到一杯羹。
他也指出,現在有眾多台商在中國投資、做生意,但有多少人受害沒人知道、沒人救、沒人幫。現在最急迫要簽的就是「台商投資保障協定」,讓台商有制度性的保障,甚至還有很多流落在中國的台商(台流)要怎麼處理?這些問題都遠比急著簽ECFA更迫切。
他並批評,明明兩國簽經濟協議,一定是有來有往,有得有失,但政府從來只談ECFA的好處,談有哪些產業可以享受關稅減免,卻不談中國的商品、人員、資金也同樣會進來台灣市場,包括勞工、專家、商務人員等等,甚至連中國的黑心商品、黑心食品,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現在是靠走私,協議一簽,統統更容易進來,到時抓不勝抓,更難取締。
蘇強調,香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和中國簽CEPA後,不但工資被拉下去,工廠全搬去中國,中國熱錢湧進,只炒房炒樓,房價越來越高,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房子,現在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。
北市逾八成屬服務業 衝擊面最大
蘇提醒,很多人都認為ECFA只對中南部有影響,對北部沒影響,事實上,今天是中南部,明天就是台北市。因為,台灣早已進入服務業時代,服務業產值高達六成九,台北市就業人口更有逾八成屬於服務業,在十年的開放時程下,服務業才是最值得被關切的產業領域,台北市也會是受到衝擊最大的地方,一時看不到,但早晚都必須面對。
他強調,馬總統一句「我任期之內不會開放」講得簡單,但他還有多少任期?簽都簽了,未來一定要開放,國家元首可以這樣不負責任嗎?不接受國會監督,不讓人民參與,政府一再違規,如果是足球比賽,早就拿了兩張黃牌,被判紅牌出場了!